討論串http://www.breastfeeding.org.tw/forum/discuz/viewthread.php?tid=25575&fpage=0&highlight=&page=1
從討論串中擷取的內容與網友媽媽們的建議
*高需求寶寶的特徵
反應強烈 -只要父母對她的哭鬧不回應.她不會停.只要抱起她.她就滿足了
活動量高 -肌肉常處在緊繃和蓄勢待發的狀態.有的不喜歡被包起來
耗盡心力 -媽媽覺得煩躁.睡眠被剝奪.生活步調變慢.
餵食頻繁 -媽媽像個安撫奶嘴
需求不斷 -不喜歡等.不願意接受替代方案
經常清醒 -睡眠時間短.而淺眠
不易滿足 -雖已經盡力.但任何技巧都派不上用場.不是媽媽失敗.而是寶寶性格的問題.有部分則是
因為她的神經系統尚未發展成熟
難以預期 -父母照顧無法採取時間表的方式.前一天有效的方法不見的今天就管用
過度敏感 -對聲音.光線.溫度..等環境因素有很高的敏感度.很容易被驚動.打擾.
放不下來 - 一放就哭.彷彿告訴你她不要下來.
拒絕摟抱 -大部分的高需求寶寶都喜歡擁抱.少部分不喜歡
非自我安慰者 -奶嘴音樂等幫助入睡的道具都沒用.需靠父母的搖哄..才能放鬆.不要放任她哭到睡著.
警覺分離 -妳一起床她就醒.像雷達.就算在玩.也不能接受你短暫離開.
1.觀念先要正確:
接納他本來的樣子.而不是我們希望他成為的模樣
那些適用在標準寶寶身上的建議.對他們來說可能行不通
不要向沒有這樣寶寶的人抱怨.要向真正了解的人尋求協助
知道你會遇到負面的建言和批評:抱太多了.你的奶水有問題.他在控制你 -這些都不是問題的核心
他只是比別人需要的更多:更多撫觸.更多了解.更多體諒.更有創意的養育方式
2.採取親密育兒法
傾聽.回應他.
一起睡.
把他背在身上.(孩子是生來抱的)
同理心 -他們是充滿關愛的小孩.妳給他的關愛傾聽和回應.都會內化成他的特質
敏感度 -他接受的是極具敏感度的養育方式.這也使他成為敏感的人.在成長過程中一直懷有很深的
內在公正感.
正義感 -因為他們的內在受干擾時會很不舒服.這些孩子一點都不懦弱.他們會逆流而上
覺察力 -對周遭人事物具高度好奇心.敏銳的覺察力.可以很快將觸角探入四周.搜羅對自己有益的
線索
親密感 -以依附性養育方式養成的高需求小孩.都會有足夠的能力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
信心 -在父母高度回應下長大的孩子.充滿對人的信任.對世界的觀感是-溫暖又充滿回應的.而且會
把對照顧者的信任轉移到別人身上
表達能力 -當他常常被聽懂.他就更願意表達.自然就有很高的表達能力
堅持 -堅持和表達是堅強性格的2個重要元素.
獨立 -當他被回應理解.被擁抱.被支持後所產生出來的勇氣與安全感.就是日後獨立的基礎
"超級保母育兒通"-談論奶嘴與不定時餵食
奶嘴 -
我在這裡學到的是.餵母奶不鼓勵使用奶嘴.尤其是新生兒.因為容易造成混淆.在新生兒未學會吸吮乳房之前.使用奶嘴會增加直接餵的困難度.但是...新生兒除了喝飽之外.口腔期的吸吮慾望怎麼解決?對於一個已經被寶寶當安撫奶嘴到瀕臨崩潰邊緣的媽媽怎麼辦?作者這麼說.如果使用得當.我認為奶嘴其實用處很大.尤其對那些很喜歡吸吮的寶寶.但是我必須強調.千萬不要讓你的寶寶把奶嘴掉在他的床上.或是吸著直到睡著.奶嘴的用途只是用來安撫他.或者要的時候使他在睡覺前能夠安靜下來.但是在他睡著之前得拿開....在謹慎的使用下.我的寶寶通常在三個月大的時候.就不太喜歡奶嘴了.如果他到4個月大仍然依賴奶嘴.那我會花上2個星期逐步幫他把奶嘴戒掉...
結論
1.新生兒不適用.除非他奶吸得很好.你的奶量又夠
2.必要的時候用.謹慎使用
3.持續一直用.你以後不但要離乳.還要戒奶嘴.多給自己找麻煩.
不定時餵食 -
傳說中滿月後到四個月大的寶寶會有腸絞痛的問題.很多媽媽包括我自己.都碰過半夜孩子不斷啼哭.尖叫.身體扭動.痛苦不堪的經驗.那時候嘟ㄋㄟ.他都不吃.或吃2口就吐出來.如此重複.看起來像需要ㄋㄟ的安撫.給了ㄋㄟ又好像不是他要的.對ㄋㄟ又愛又恨.記得我回過芃媽一句話:他可能是要沒有奶水的ㄋㄟ.但是直接餵都有奶啊.怎麼變沒有?
作者這麼說:這些經常腸絞痛的寶寶有個共同點.只要他們想吃.父母就會馬上餵他們.餵食次數太多就會產生前一餐還沒有消化.下一餐就又開始的情形.而讓情況更惡化.
我的感想是:
1.高需求寶寶通常對ㄋㄟ的需求量很高.因為不好哄.當然他需要的時候我們就會餵.餵食次數過多那是一定的.啼哭次數也多.增加脹氣的機會相對較高.
2.新生兒正需衝奶量.吸吮次數少刺激不夠奶量無法增加.但是一直給他吸又很累.一般母奶寶寶是2小時左右要吃一頓.那是不是如果在前3個月適當的使用奶嘴.2小時之間有需求就給他奶嘴(再回到上面看作者的使用守則).或許可以解決母親過度疲倦.孩子餵食次數過度頻繁的問題.進而對改善腸絞痛問題有所幫助?(食道逆流也適用?)
3.就算可以給奶嘴.母奶寶寶吃不吃又是另一個難題了.高需求寶寶通常非常精明.尤其在膚觸和味覺上.挑剔而仔細.
作息表
1.計劃性作息:
項目包括起床入睡時間.白天的午覺時間.睡眠長度.進食時間.尤其餵副食品之後.每日的外出活動時間.洗澡時間.不但有固定時段.尤其晚上入睡最好還有固定步驟.這些都能增加孩子的安全感.孩
子不喜歡無法預測的事.如果有一個大致相同的作息表.他知道下一個會發生什麼事.就不易驚慌.這也是為什麼鼓勵媽媽在要對孩子換尿布衣服..做任何事之前.都開口跟他預告一下.讓他有心理準備.試想.如果先生跟你臨時說晚上要回婆家.你會不會抱怨?
2.作息的制定原則:
完全依照孩子需求設計的作息.就跟完全不考慮孩子所設計的作息一樣.讓生活矛盾處處.要訂一個全家能夠接受的.不要單犧牲某一個人的需求.尤其是爸爸.這樣對你們的生活沒有幫助.只給媽媽更大的壓力.如果有所犧牲.也請坦然接受.從懷孕的那一刻起.我們應該都已經徹底想過.犧牲是必然的.母親所以偉大之處在此.
3.作息表的好處:
增加孩子的安全感.協助你釐清孩子不當啼哭的原因.方便你規劃生活(確定自己何時有時間晾衣服等).
4.不當迷思:
2歲以前的孩子需要經歷很多種成長.例如長牙.坐.爬.走.睡眠需求的改變...所以不是定了之後就不用改.不能改.相反的.只要開始有變化.觀察2-3天找出可能慣性.就要迅速調整作息表.例如孩子睡得少了.你仍然很晚入睡.結果爬不起來.而陷入惡性循環.
5.寫育兒日誌:
我習慣寫日誌.一本大型日曆本.寫下他的吃飯.睡覺時間.長短.大小便情形.自己的生理期.半夜孩子的夜奶時間和次數.偶爾記上自己的心情.不論開心與否.對橘子爸的感謝與抱怨.在她學會某個技能的當下也寫上一筆.可以當作制定作息表的依據.以後當她青春期急需了解小時的自己時給她看.大一點給她當嫁妝
E.A.S.Y作息規則
尊重寶寶和讓他主導一切有很大差別.嬰兒不喜歡驚喜.他們喜歡知道下一步會發生什麼.每天大約同一時間的規律會讓他產生安全感.不過母奶寶寶在一開始吃會比較頻繁.也必須如此.這是方向.可以盡量趨近.不一定要完全相同
E - Easting吃飯.餵飽他.
A - Activity活動時間.換尿布.玩.....
S - Sleeping睡覺.母奶寶寶免不了ㄋㄟ睡.這也不必太在意.如果你有辦法讓他不ㄋㄟ.那也可以.不過不要哭過頭又精神來了或錯過睡覺時間
Y - You你的時間.過了前3個月寶寶睡得短.睡的次數多.所以你的時間少一點.隨著越來越大.雖然睡的次數少.但是時間會漸漸長起來.
"Always想要出去玩"
"每天找一個生活主題.每天找一個理由出門"
- Jun 16 Sat 2007 13:36
【資訊】高需求寶寶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禁止留言